ENG      

   

2030香港經濟將會如何? 

報告洞見:

1. 面向2030年的香港,作為一個初入職場人士,職業方向在哪?需要什麼職業技能? 

2. 面向2030年的香港,香港的創業機會在哪裡?如何創造2030年需要的企業? 

3. 面向2030年的香港,傳統企業是否需要轉型?基於什麼前提和條件成功轉型?  

結合當前香港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透過對新加坡以及香港未來10年的經濟發展思路的分析與思考,探索2030年香港發展的可能性,並且為職場、創業、企業戰略發展提供參考。  

1.持續增長是經濟發展的目標

自1970年代起,香港約每十年便檢討與更新全港發展策略。香港在2001年啟動《香港2030》規劃,歷經三次公眾諮詢,將在2018年公佈《香港2030+: 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概括了政府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願景、政策和策略,期望香港可以成為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針對2018年《香港2030+》,港府成立了《香港2030+》專家諮詢小組,成員主要由學者、專業人士和專家/代表組成,涉及經濟、建築、工程、規劃、測量、社會服務,以及環境等界別,並於2016年開始了新一輪的公眾諮詢 (香港發展局,香港規劃處, 2017)。

無獨有偶,新加坡也新每隔三五年就來一次小檢討,每十年對自己的發展戰略檢討一次,更新觀念,重新規劃。早在2017年2月7日,新加坡財政部長王瑞傑領導的未來經濟委員會(CFE)發表《未來經濟委員會報告》,提出該國未來十年經濟發展策略,希望通過三大途徑、七大策略,確保該國未來十年,每年平均取得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經濟增長 (The Committee on the Future Economy, 2017)。委員會已將報告提交給政府,總理李顯龍表示,政府接受建議並將落實。報告由2016年成立的未來經濟委員會牽頭,徵詢1000多名教育家,商界領袖和學者的意見,收集9000條公眾意見,並花了一年時間完成報告。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亞太策略研究所整理

對比兩個規劃報告,兩者都放眼於全球經濟環境。香港以畢馬威《Future State 2030》為大背景 (KPMG International, 2017),同時著眼於區域臨近地區,聚焦於香港,爭取把挑戰轉化為機遇。新加坡則在識別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生產率增長緩慢,全球價值鏈也在改變,技術變化快速,貿易保護主義加強等經濟背景下,謀求每年平均取得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經濟增長。

此外,《香港2030+》是一個關乎香港的全面戰略規劃,而不是僅僅聚焦於經濟。但過往兩期的《香港2030》規劃在經濟上基本聚焦於傳統行業的提升,並沒有站在2030年遠景上,而新加坡的未來經濟規劃更強調與世界接軌,甚至在創新上力求引領世界,打造知識型經濟

體。表明上看,《香港2030+》更為全面,但從另一個側面上,它對香港未來經濟的方向描繪是不清晰的。

近十年來,香港一直努力打造「亞洲首要國際都會」,其實香港在上個世紀一直都是中國與實際經貿交流的中轉站,中國的封閉給予了香港發展的最大機會。但在21世紀的今天,中國已經直接面對世界,世界也更希望直接對接中國,香港的中轉站功能已經迅速被弱化,上海的崛起、以及深圳的湧現是中轉站功能轉化的直接體現。

新加坡的戰略意圖是明顯的,從上世紀80年代末,新加坡經濟增長一直領先與眾多發達國家,包括香港、美國等,其在世界的影響力也不斷加強,成為世界的榜樣,三分之一的“财富500”公司选择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总部。但在最近10年,經濟發展明顯乏力,這也正是《未來經濟委員會報告》的初衷。

2. 新加坡未來的知識型經濟

其實新加坡這幾年的經濟並不是像一般人想象那樣的美好,尤其是近兩年,GDP的增長都不到2%,都遜色于香港。基於這個背景,《未來經濟委員會報告》希望通過三大途徑、七大策略,把新加坡打造成機遇處處的蓬勃創新國家,爭取下來10年每年2%至3%的經濟增長。這也是委員會在分析全球增長放緩、技術挑戰激增、政治不確定和反全球化情緒高漲等外部挑戰前提下而提出的應對策略。報告建議新加坡要保持開放性,繼續與世界接軌;要與時並進、精益求精,掌握和善用精深技能,企業增強創新能力;新加坡政府、企業和國人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齊心協力落實有助經濟增長的策略。七大策略包括深化和開拓國際往來、掌握和善用精深技能、加強企業創新和擴大規模的能力、增強利用互聯網發展業務的能力、打造充滿活力與機遇的互聯城市、落實產業轉型藍圖等。

由此可以看出,經濟持續增長才是新加坡的核心經濟目標,但這個目標必須有一致的藍圖做指引,新加坡經歷了進口替代工業、出口工業、技術密集型工業、製造業和服務業雙引擎等階段 (Yang, 2011),從過去幾年的發展思路與未來報告的描繪,新加坡正在努力打造全新的知識型經濟模式。

2.1 新加坡的經濟焦慮:持續增長

《未來經濟委員會報告》的開篇就直接指出,要實現每年2%至3%的經濟增長,這正是新加坡近幾年的焦慮。這個焦慮從世界銀行的數據可以看出,一改前20十年高速增長,新加坡近兩年的經濟增速都比亞洲四小龍中香港和韓國低。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亞太策略研究所整理

從近兩年的經濟增長組成看,新加坡的工業,尤其是製造業依然是維持經濟正增長的基礎,這就要求新加坡思考如何保持工業的穩定性,同時尋找新的經濟引擎。

2.1.1 「產業轉型藍圖」,製造業仍20%以上

新加坡2016年取得了1.8%的經濟增長,高於官方預測的1%至1.5%增長區間,得益於電子和生物醫藥拉動的製造業同比大漲6.5%。當地經濟分析師普遍悲觀地認為,製造業回彈很有可能僅僅是曇花一現。

在《未來經濟委員會報告》中第六個策略就是針對新加坡80%的經濟,23個行業進行产业转型規劃,在整個轉型規劃中,並沒有「去製造業」,而是加強產業簇群規劃與升級。從產業機構上看,新加坡一直努力保持工業的基礎作用,2016年新加坡整體工業占GDP26%,其中製造業一直保持在20%以上。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亞太策略研究所整理

2.1.2 「全球總部計畫」,擺脫孤立的增長

如果說製造業讓新加坡更為穩固,那麼1986年推出的「全球總部計畫」則是面向世界經濟策略,擺脫自我孤立。當然這也會受世界經濟週期的影響,例如98金融風暴,08年經濟危機,新加坡都為負增長。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亞太策略研究所整理

但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2016年發佈的一項“亞太區域總部”報告顯示,新加坡憑著長期建立的有利於企業的經商和監管環境,成為跨國企業設立區域總部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共有4200家企業區域總部。跨國企業總部的引入,帶來的資金、前沿技術與技能,更好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也使新加坡能持續走在世界最前端,也是RIE2020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2.2 新加坡的知識型經濟藍圖

李顯龍曾明確指出,“要將新加坡轉變為知識密集型經濟的國家,我們必須增強實力,加強現有技術能力,並積極探尋有前途的新領域。”《未來經濟委員會報告》希望新加坡打造基於深度技能為支撐的,面向世界的創新型社會,並把產業向知識型轉型,並且進行了「未來技能行動」與「RIE2020」的實質性行動。

2.2.1 「未來技能行動」知識型經濟的動能

“新加坡什麼資源都沒有,除了人。”在新加坡,這句話在政商兩界都能不斷地聽到。人才戰略被視為新加坡成功的核心。新加坡「未來技能行動」(The SkillsFuture movement)強調未來教育,深度職業技能提升。

2.2.2 「RIE2020」,打造世界研究中心

2016年,新加坡政府發佈新一輪的《研究、創新與企業計畫2020》(Research,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2020 Plan,RIE2020),稱將會在2016-2020年提供190億美元用於研發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2017),從工程製造、生物醫療、數位經濟、學術研究、科研人才等七大領域啟動重點資助產業和核心資助計畫,充分展現了新加坡政府對研究和創新創業的高度重視,也表明了新加坡政府打造世界研究中心的決心。

在數字經濟上,新加坡「智能系統戰略研究計畫」(Smart Systems Strategic Research Programme,SRP)將支持專門領域或者跨領域的研究中心的發展,同時也將支援服務業和數字經濟的研發成果迅速轉化為新的產品和服務。

在創新上,新加坡致力於營造數碼生態,吸引世界級人才的能力,外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和工程師25年增加了6倍;此外,新加坡不斷鞏固其作為亞洲數字研發中心的地位,Accenture,Google,IBM,LinkedIn ,GrabTaxi等相繼在新加坡建立研發基地,未來將打造「全球創新聯盟」。

3. 香港的2030還不清晰

香港在2001年啟動《香港2030》規劃,歷經三次公眾諮詢,將在2018年公佈《香港2030+》。從形式上看,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徵詢1000多名教育家,商界領袖和學者的意見,收集9000條公眾意見,並花了一年時間完成報告,而香港也成立《香港2030+》專家諮詢小組,透過公眾諮詢等進行《香港2030+: 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策略性研究。

從之前的戰略規劃上看,一方面戰略目標依舊不清晰,尤其是近20年,一直無法找到自身的經濟立足點,在內地經濟大潮中反而迷失了方向,到底是自主創新型還是內地經濟“超級聯繫人”?另一方面,戰略規劃沒有跳出香港,面向世界來發展香港,來研究香港,所以很有可能2030年的香港並不是世界需要的香港。

3.1 香港的經濟焦慮:自主性與依附性

中國內地的發展確實給了香港很大的機遇,無論是發展旅遊業、零售業、還是運輸業。但這些都是外需性的,都與內地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3.1.1 「製造業空心化」,服務業屬於外需性

簡單看,香港近百年的經濟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工業化的香港,內地移民的人口紅利造就了香港GDP高增长期,也是香港最鼎盛時期。第二階段為80年代后的工業產業的轉移,香港在享受內地人口紅利的同時,卻讓「製造業空心化」。從世界銀行經濟數據看,香港目前工業佔比已經低於7%,製造業更只有1%。這種服務業暴漲的經濟模式,讓香港在進入21世紀面臨巨大的挑戰。當前的第三階段,香港沒有工業的支撐情況下,經濟找不到支點,政府在甚至提出「再工業化」的口號。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亞太策略研究所整理


3.1.2 「亞洲首要國際都會」實現路徑在哪裡?

亞洲國際都會的計劃,最先由行政長官董建華在其一九九九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重點推介香港在金融服務、貿易、旅遊、運輸、通訊等多方面具備的優勢,並凸顯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商業樞紐及中國主要城市的地位,無論是世紀初的全球性的宣傳,還是2005年發展「國際大都會旅遊」,最後香港國際都會慢慢變成了旅遊勝地。

在2007的《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中,提出了香港未來的發展方向,即香港不僅是中國主要城市之一,更要成為亞洲首要國際都會,享有類似北美洲的紐約和歐洲的倫敦那樣重要的地位。並且建議從提供優質生活環境,提升經濟競爭力,加強與內地聯繫三個角度實施。我們認為經濟的增長是根本,遺憾的是,報告中更強調如何使用香港的土地,而不是明確經濟的方向,確保經濟能有效增長。所以現在看來,不少規劃的基建都非常先進,但為經濟帶來的效益並不達預期。

這或許是「經濟轉型」與「積極不幹預政策」矛盾的結果,在經濟轉型時期,沒有多少人願意自我革命,放棄固有利益,縱觀新加坡、韓國等國的轉型,都是政府在引導,而不是放任自由。在沒有明確香港經濟走向時,香港企業的轉型心態同樣也是矛盾的。

3.2 香港的2030依舊是香港

無論是《香港2030+》,還是香港歷屆的施政報告,更強調都是基建類的規劃與投入,基礎設施無論是軟硬件都是一流的,但往往沒有達成規定的目標,或者目標本身都是含糊的。。

3.2.1 「未來技能培養」將是教育的重點之一

從IMD和世界經濟論壇的競爭力排行上看,香港的「職業技能教育」一直是相對落後的。特首林鄭月娥公佈50億的資金投入,但更多偏向於中小學生等基礎教育,從民生上這是緊迫的。但從經濟推動上,教育的投資更應該面向2030的職場所需,80,90年代時,學生大學畢業后可以為「前店后廠」的香港企業服務,慢慢成為管理者。而現在這些職位已經少之又少,工廠也日益自動化,畢業生出來可以做什麼呢?

坊間甚至說直言「大學生不如地盤工好搵工」,到底香港經濟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大學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學生應該掌握什麼樣的技能才能適應這個社會?這些問題亟需解決。例如,曾經熱門的「工業工程」專業,現在可能是無人想讀了。

3.2.2 「數碼港」依舊是自主的,但孤立的

「數碼港」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總投資158億港元,基建在世界上都是領先的。但遺憾的是,數碼港並沒有引進大量的世界、或者亞洲科技企業進駐,內部也沒有孵化出大量的知名科技企業,相反卻成為週末不少家庭的週末旅遊去處。

縱使香港對科技創新的支出不斷加碼,從2000年的1.85億到2017年的17.83億,但整體科技創新遠景不清、戰略含糊是根本原因。

3.2.3 「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可能是大陸的科技園

年初,時任特首梁振英強調,「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計劃建立重點創科研究合作基地,以及相關高等教育、文化創意和其他配套設施,吸引港深兩地及其他國內外的頂尖企業、研發機構和高等院校進駐,會為港深兩地的創科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從我們的判斷來看,「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未來進駐很可能大多是大陸的科技企業,對香港或許也只能起到“聯絡人”的作用,一方面,為內地企業提供了更好的基建設施,另一方面能緩衝像大疆這樣的本土創業者直接北上深圳的衝動。但如果它要成為香港創新的競爭來源,仍需要更多的產業來配套,才能激發香港內在的創新能量。

4. 香港未來經濟的三要素

新加坡的規劃雖然不一定能完全落實或有不少不足,但《香港2030+》在經濟規劃上有不少地方可借鑒新加坡,例如過往兩期的《香港2030+》規劃在經濟上基本聚焦于傳統行業的提升,並沒有站在2030年遠景上,而新加坡的未來經濟規劃更強調與世界接軌,甚至在創新上力求引領世界,打造知識型經濟體。

未來經濟尤其是知識型經濟更需要專業的人才抓住世界發展的機遇,以知識與創新佔據經濟制高點。雖然IMD發佈的競爭力排行香港高居榜首,力壓新加坡。但在創新日益受關注的今日,香港的競爭力是大打折扣的,尤其是世界經濟論壇去年發佈的排行,香港就下滑兩位位於第九。從競爭力指標優化的背景下,今年的排行可能跌出十大。從「職業技能教育」及「創新競爭力」上,無論是IMD還是世界經濟論壇的排行,香港都落後於新加坡。

4.1 「職能培養」是一個經濟基因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認為世界將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其核心是智能化與資訊化,進而形成一個高度靈活、人性化、數位化的產品生產與服務模式 (Schwab, 2016),產業的發展更加依賴于知識的集成與創新,依賴于高技能人才。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前IMF首席經濟學家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Rogoff)表示,發達國家的競爭力主要來源於良好的制度優勢和高等人才的儲備。新加坡的「未來技能行動」表面上看是未雨綢繆的培訓計劃,其實它更是應對第四次革命的經濟驅動的結果。

香港未來也必然融入到創新革命的大潮,那麼香港創新與科技人才將是職能培養的重點,尤其是智能化與資訊化相關的技能。

4.2 「產業簇群」是一個經濟基座

哈佛教授邁克爾•波特在『國家優勢磚石體系』中指出,區域競爭優勢源自集中競爭的產業環境、強烈的本地需求、專業的生產要素、和完備的產業簇群。硅谷高科技產業簇群、紐約金融產業簇群撐起了美國的科技與金融,京濱製造業簇群是日本的製造業根基。然而將這些產業作為基座的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才是美國和日本的競爭來源,同樣新加坡將自身融入東盟,形成新加坡海峽灣區經濟。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我們在之前的研究中提到,「粵港澳大灣區」將是香港產業升級的新機遇,香港需要以產業簇群思路,跳出香港,融入大灣區、融入世界來發展香港。

同樣對於香港企業,面對大灣區企業轉型就不能局限與香港,灣區中智能化、資訊化等技術與經驗將是企業轉型,面向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資源與保障。

4.3 「創新生態」是一個經濟引擎

新加坡的「RIE2020」旨在打造世界研究中心,吸引世界級人才,吸引世界級研發總部,「智慧系統戰略研究計畫」激發新加坡自身的創新能力。同樣在中國內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讓深圳、杭州等城市創新能力趕超香港,深圳綜合經濟競爭力領先的根本原因在與深圳轉型升級初步成功,實現了科技創新驅動發展 (倪鵬飛, 2016)。


按照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論,國家有3個發展階段:第一個是依賴自然要素的階段,第二個依賴資本的階段,第三是依賴於創新驅動,世界經濟論壇一直強調發達經濟體更多是屬於創新驅動型的,顯然香港的競爭力需要以創新來驅動。

這幾年外界一直在批評香港的創新落後,其實香港的創新也並不是太差,只是相比其他環節落後而已。但香港的創新生態至今還沒有很好形成,那真是讓人擔憂。不過從大灣區角度看,深圳、廣州等內地城市的創新條件與生態逐步形成,反而是創業者或企業創新的機會。

參考文獻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2017, 8). RIE2020 Plan . Retrieved from RIE2020 Plan : https://www.nrf.gov.sg/rie2020

KPMG International. (2017). Future State 2030. Retrieved from Future State 2030: https://home.kpmg.com/xx/en/home/insights/2015/03/future-state-2030.html

Schwab, K. (2016).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Committee on the Future Economy. (2017).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Future Economy. The Committee on the Future Economy.

Yang, J. (2011). Reviewing the Economics Transi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e in Singapore. Urban Insight, pp. 56-65.

倪鵬飛. (2016).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Urban Competitiveness(No.14).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香港發展局,香港規劃處. (2017, 8). 香港2030+. Retrieved from 香港2030+: http://www.hk2030plus.hk/TC/index.htm

Australia: +61 3 9015 4991

Singapore: +65 6850 5067

Hong Kong: +852 3970 1828

Email: cs@apifs.net

Asia Pacific Institute for Strategy (C) 2024

Powered by Wild Apricot Membership Software